标签归档:技术架构

初创企业的前后端分离架构落地策略

前后端分离架构是一种现代Web应用程序的架构模式,其核心逻辑是将应用程序的前端(用户界面)和后端(业务逻辑和数据访问)分离开来,使它们成为独立的部分。前端和后端通过API进行通信,彼此独立开发、测试和部署。

前端负责用户界面的呈现和交互,通过 HTML、CSS和 JavaScript 等实现。

后端负责业务逻辑的处理、数据的存储和检索,提供 API 接口供前端调用。前端和后端通过 HTTP 协议进行通信,传输数据通常使用 JSON 格式。

1 前后端架构的演化过程

前后端分离架构并不是直接出现的,它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慢慢演化而来的,大概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 早期的 Web 应用( 20 世纪 90 年代) :在 Web 应用程序的早期阶段,前后端是紧密耦合的。服务器端使用模板引擎(如 PHP、JS P)生成完整的 HTML 页面,前端主要使用 HTML、CSS 和少量的 JavaScript,与后端混合在一起。这种架构模式简单直接,但灵活性和可维护性较差。

  2. Ajax 的出现( 2005 年) :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的出现,标志着前后端分离的开始。通过 Ajax,前端可以在不刷新页面的情况下与服务器进行异步通信,实现局部内容的更新。这种技术使得前端能够更加动态和交互,但前后端的耦合度仍然较高。

  3. RESTful API 的兴起( 2000 年代中期) :随着 Roy Fielding 提出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架构风格,RESTful API 开始流行起来。RESTful API 使用HTTP方法(GET、POST、PUT、DELETE)对应 CRUD 操作,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前后端通信方式。前端通过 Ajax 请求访问后端提供的 RESTful API,实现数据的读写。这种架构模式使得前后端的职责更加清晰,提高了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4. 单页应用(SPA)的崛起( 2010 年前后) :伴随着 JavaScript 框架(如 Backbone.js、AngularJS)的出现,单页应用(SPA)开始流行。SPA 将应用程序的逻辑和路由转移到前端,通过 Ajax 与后端 API 进行数据交互。这种架构模式使得前端能够提供更加流畅的用户体验,但也对前端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 现代前端框架的兴起( 2013 年至今) :React、Vue、Angular 等现代前端框架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前后端分离架构的发展。这些框架提供了组件化开发、声明式UI、虚拟DOM等特性,使得前端开发更加高效和可维护。前端框架与后端API的紧密配合,成为构建现代Web应用程序的主流方式。

除了以上的 5 个关键的技术发展外,还有一些技术也促进了前后端分离架构的演化:

  1. Node.js 的崛起和全栈 JavaScript(2009年至今) :Node.js 的出现使得 JavaScript 可以在服务器端运行,催生了全栈 JavaScript 的开发模式。使用 Node.js 构建后端服务,与前端的 JavaScript 框架无缝衔接,形成了完整的 JavaScript 技术栈。这种前后端都使用 JavaScript 的开发模式,进一步促进了前后端分离和全栈开发。

  2. GraphQL 的兴起( 2015 年至今) :Facebook 推出了 GraphQL 作为一种新的 API 查询语言和规范。GraphQL 提供了更灵活、高效的数据查询和聚合能力,成为 RESTful API 的有力补充。前端可以使用 GraphQL 精确地请求所需的数据,减少了数据的冗余和请求次数,提高了开发效率和性能。

  3. Serverless 和 BaaS 的兴起( 2015 年至今) :Serverless(无服务器)架构和 Backend as a Service(BaaS) 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前后端分离的发展。前端可以直接调用云服务提供的 API 和功能,无需关心服务器和基础设施的管理。这种架构模式使得前端开发更加专注于用户界面和交互,后端服务由云平台提供,提高了开发效率和可扩展性。

前后端分离架构的演变是 Web 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果。从早期的前后端混合,到 Ajax 的出现,再到 RESTful API、现代前端框架和 Serverless 架构,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推动了前后端分离的发展。

如今,前后端分离已成为构建现代 Web 应用程序的主流架构模式,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 前后端分离架构的优势和劣势

前后端分离架构的优势

  1. 开发效率提高:前后端分离允许前端和后端团队并行开发,互不干扰,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前端团队可以专注于用户界面和交互的实现后端团队可以专注于业务逻辑和数据处理。这种分工明确,各自独立,减少了沟通和协调的成本,加快了开发进度。

  2. 技术选型灵活前后端分离使得前端和后端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技术栈,不受彼此的限制。前端可以使用最新的 JavaScript 框架和工具,如 React、Vue 等,充分发挥前端技术的优势。后端可以选择适合的编程语言和框架,如Java、Python、Node.js 等,根据业务需求和团队技能进行决策。这种技术选型的灵活性,使得团队可以根据项目特点和团队实力,选择最佳的技术组合。

  3. 可扩展性好:前后端分离的架构使得应用程序的扩展更加容易。当需要扩展前端功能时,可以独立对前端进行改进和升级,而不影响后端的稳定性。同样,当需要扩展后端服务时,可以对后端进行水平扩展或性能优化,而不影响前端的运行。这种前后端的解耦,使得系统的可扩展性大大提高,能够更好地应对业务增长和用户量的变化。

  4. 可维护性强:前后端分离的架构使得代码结构更加清晰,模块化程度高,易于维护和修改。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分别维护,各自的逻辑和责任边界明确。当需要修改或优化某个部分时,可以针对性地进行修改,而不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正常运行。这种解耦的架构,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5. 重用性高:前后端分离的架构使得后端提供的 API 可以被多个前端应用程序重用。无论是 Web 端、移动端还是其他客户端,都可以通过相同的 API 接口访问后端服务。这种 API 的复用性,避免了重复开发的问题,提高了开发效率。同时,对于不同的客户端,可以根据其特点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 API,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数据需求。

  6. 性能优化:前后端分离的架构为性能优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前端可以使用缓存机制、懒加载、代码压缩等技术,优化页面加载速度和用户体验。通过合理的缓存策略,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网络请求,提高页面的响应速度。后端可以专注于业务逻辑和数据处理,通过数据库优化、缓存策略、负载均衡等手段,提高 API 的响应速度和吞吐量。前后端分别优化,可以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提供更好的性能体验。

前后端分离虽然有如上的优点,但是也并不是没有缺点,有如下的问题在技术选型的时候是需要重点考虑的:

  1. 开发复杂度增加:前后端分离的架构虽然提高了开发效率和灵活性,但也增加了开发的复杂度。前后端团队需要进行更多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前后端的接口设计和数据格式的一致性。由于前后端是独立开发的,需要制定清晰的API文档和约定,避免出现理解偏差和集成问题。同时,前后端分离也对开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前端开发人员具备一定的后端知识,后端开发人员也需要了解前端的需求和限制。

  2. 前后端的版本兼容性:前后端分离的架构中,前端和后端是独立开发和部署的,它们之间通过 API 进行通信。这就要求前后端的版本必须保持兼容,否则可能会出现功能异常或数据错误。当后端 API 发生变更时,需要及时通知前端团队,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样,当前端需要新的 API 支持时,也需要与后端团队沟通和协调。管理前后端的版本兼容性,需要制定严格的版本控制策略和发布流程,确保平稳过渡和升级。

  3. 数据传输量增大:前后端分离的架构中,前端和后端之间通过 API 进行数据传输,这可能导致数据传输量的增大。由于前端需要通过 API 获取所需的数据,如果 API 设计不合理或前端请求过于频繁,会增加网络负载和延迟。为了减少数据传输量,需要合理设计 API,提供必要的数据过滤和分页机制。同时,也可以采用缓存策略,减少重复的数据请求。在某些场景下,还可以考虑使用 GraphQL 等技术,通过查询语言的方式精确获取所需数据,减少数据的冗余。

  4. 安全性考虑:前后端分离的架构中,由于前端和后端是独立的,因此需要更加关注 API 的安全性。前端通过 API 访问后端服务,如果 API 没有进行适当的身份验证和授权,就可能存在安全风险。恶意用户可能会通过伪造或篡改 API 请求,获取敏感数据或执行未授权的操作。为了确保 API 的安全性,需要实现完善的身份认证和授权机制,如使用 OAuth、JWT 等标准化的认证协议。同时,还需要对 API 进行安全审计和测试,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

3 构建前后端分离架构的注意事项

基于前后的优势和劣势,我们在构建前后端分离架构的时候有以下的注意事项:

  1. 明确前后端职责:在构建前后端分离架构时,首先需要明确前后端的职责边界。前端负责用户界面的呈现和交互,而后端负责业务逻辑的处理和数据的存储。要避免前后端职责的混淆,确保各自的代码逻辑清晰和独立。前端不应该包含过多的业务逻辑,而后端也不应该过多地干预前端的界面展示。通过合理的职责划分,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 设计良好的 API前后端分离的关键在于设计良好的 API。API 是前后端之间的通信契约,需要符合 RESTful 或 GraphQL 等标准化的设计原则。API 应该具有清晰的语义,合理的资源命名,以及标准的 HTTP 方法和状态码。同时,API还需要提供完整的文档说明,包括请求参数、响应格式、错误处理等。良好的 API 设计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减少沟通成本,并为未来的扩展提供便利。

  3. 统一数据格式:前后端通信过程中,数据格式的统一是非常重要的。前后端应该约定统一的数据交换格式,如 JSON 。在设计 API 时,需要明确定义请求和响应的数据结构,避免出现数据格式不一致的问题。统一的数据格式可以减少数据解析和转换的开销,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同时,也需要考虑数据的验证和错误处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4. 处理跨域问题:前后端分离架构中,前端和后端通常部署在不同的域名下,因此会涉及到跨域访问的问题。为了允许前端访问后端的 API,需要正确配置跨域资源共享(CORS)。后端需要在响应头中添加适当的 CORS 头部,如Access-Control-Allow-Origin,以允许指定域名的跨域请求。同时,也需要注意 CORS 的安全性,避免过于宽松的配置导致安全漏洞

  5. 身份认证和授权:在前后端分离架构中,需要实现安全可靠的身份认证和授权机制。常见的方式是使用基于 token 的身份验证,如JSON Web Token(JWT)。后端在用户登录成功后,生成一个加密的 token,并将其返回给前端。前端在后续的 API 请求中,将 token 作为请求头发送给后端,用于验证用户身份。后端需要对 token 进行解密和验证,确保请求的合法性。同时,还需要根据用户的角色和权限,对API进行适当的授权控制。

  6. 错误处理和日志记录:在前后端分离架构中,由于前端和后端是独立的,因此需要合理地处理错误情况。后端应该提供明确的错误信息和状态码,前端需要根据错误信息进行适当的处理和显示。同时,还需要记录日志,包括请求日志、错误日志等,以便问题定位和调试。日志记录应该包含关键的信息,如请求参数、响应结果、异常堆栈等,并采用合适的日志级别和格式。

  7. 性能优化:前后端分离架构为性能优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前端可以采用懒加载、代码拆分、缓存等技术,优化页面加载速度和用户体验。通过合理的缓存策略,减少不必要的网络请求,提高页面的响应速度。使用 CDN 加速静态资源的加载,减少网络延迟。后端方面,优化数据库查询,使用索引和查询优化技术,提高查询性能。合理设计和使用缓存(如 Redis),减少对数据库的直接访问,提高数据的读取速度。采用异步处理和消息队列机制,将耗时的任务异步执行,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等等。

  8. 监控和运维:建立完善的监控和运维体系,对系统的性能、错误、安全等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前端可以使用错误监控工具(如 Sentry、Bugsnag)来捕获和报告前端的运行时错误,及时发现和修复问题。后端使用 APM(应用性能监控)工具(如 New Relic、AppDynamics)对应用程序的性能指标进行监测,包括请求响应时间、数据库查询性能、资源利用率等,及时发现性能瓶颈和异常情况。使用日志聚合和分析工具(如 ELK 栈)对应用程序的日志进行收集、存储和分析,便于问题的定位和追踪。建立告警机制,根据预设的阈值和规则,及时通知运维人员处理异常情况。制定完善的运维流程和应急预案,包括部署流程、回滚机制、故障处理流程等,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定期进行系统的备份和恢复演练,做好数据的备份和容灾措施。

4 在初创企业落地实施

初创企业在前后端分离架构落地时,需要从组织分工、技术栈选择、基础设施搭建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规划。以下是一些关键策略:

4.1 组织分工

  1. 成立专门的前后端团队

    根据团队规模和业务需求,成立专门的前端团队和后端团队。

    前端团队负责用户界面的开发和交互,后端团队负责业务逻辑的实现和数据处理。每个团队都有明确的职责和目标,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协作顺畅。

    在项目早期可能没有完全分开,在一个研发组里面有各个工种,但是内部的分工和权责也要明确出来,算是虚线的逻辑吧。

  2. 设置技术负责人

    在前后端团队中,分别设置技术负责人或架构师,负责制定技术路线、架构设计和技术决策。技术负责人需要深入了解业务需求,平衡技术选型和团队能力,确保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最好是有一个全栈一些的技术负责人,能明确边界和原则,同时兼顾对于安全、效率、架构的梳理和管控。

  3. 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

    前后端分离架构需要前后端团队的紧密协作,同时也需要与产品、设计、测试等其他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建立定期的跨部门会议,讨论需求、进度、问题等,确保各个部门的工作协调一致。

    在特别早期的初创企业,可能没有这么复杂,就一个研发组,一个产品组,大家坐一起完成工作,有事吼一声就行,但是做的节奏和逻辑需要明确,如双周的版本,一方面是有节奏,另一方面是有阶段性的成果交付,对于大家有一些正向的激励作用,同时也让整个项目组感受到事情在有节奏的推进中,有章法。

4.2 技术栈选择

  1. 前端技术栈

    根据项目需求和团队技能,选择合适的前端技术栈。常见的选择包括 React、Vue 等现代化的 JavaScript 框架,以及配套的状态管理库(如Redux、Vuex)和构建工具(如Webpack、Babel)。同时,考虑使用 UI 组件库(如Ant Design、Element UI)和 CSS 预处理器(如Sass、Less)来提高开发效率。

  2. 后端技术栈:后端技术栈的选择需要考虑性能、可扩展性、生态系统等因素。常见的选择包括 Node.js、Java、Golang 等,以及相应的 Web 框架(如Express、Spring Boot、Beego)。选择合适的数据库(如MySQL、MongoDB、Redis)来存储和管理数据。

  3. API 设计和文档:前后端通过 API 进行通信,因此需要制定清晰、规范的 API 设计原则。采用 RESTful 或 GraphQL 等标准化的 API 设计风格,提供易于理解和使用的 API 接口。同时,编写详细的 API 文档,包括请求参数、响应格式、错误码等,方便前后端开发人员的协作和集成。

4.3 基础设施搭建

  1. 开发环境搭建:为前后端团队提供统一的开发环境,包括操作系统、开发工具、依赖管理等。使用版本控制系统(如Git)来管理代码,并建立代码审查和合并的流程。搭建本地开发环境,提供必要的模拟数据和服务,方便开发和调试。以腾讯云为例,可以考虑使用其 Coding 平台,实现代码的版本控制和协作开发。

  2. CI/CD:CI/CD 是基础设施,自动化构建、测试和部署流程,从代码到制品库,再到线上环境部署。

    可以使用 Jenkins、GitLab CI、Travis CI 等工具,实现代码的自动化构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部署。建立自动化部署流程,将应用程序快速、可靠地部署到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以腾讯云为例,可以考虑使用其 Coding 平台的 CI/CD 能力。

    前端的构建产物可以使用类似于腾讯云的 COS 结合 CDN 访问,在访问速度和可用性方面都不错。

  3. 生产环境搭建:选择合适的服务器和云平台来托管应用程序。根据业务需求和预期流量,合理配置服务器的规格和数量。考虑使用云服务提供商(如AWS、阿里云、腾讯云)提供的基础设施服务,如虚拟机、容器服务、数据库服务等,以便快速扩展和管理,减少运维相关的工作和人力投入。

  4. 网络策略和安全策略

    1. 网络隔离和安全组 :使用虚拟私有云(Virtual Private Cloud, VPC)对线上环境进行网络隔离,确保不同环境之间的网络隔离性。将不同的服务组件(如 Web 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放置在不同的子网中,通过网络 ACL 和安全组规则控制子网之间的访问。配置安全组规则,只允许必要的端口和协议通过,禁止不必要的入站和出站流量,减少攻击面。

    2. 负载均衡和高可用:使用负载均衡服务(如腾讯云的 CLB)对线上环境的流量进行分发,实现服务的高可用和横向扩展。配置多个服务实例,通过负载均衡将流量分发到不同的实例,提高服务的容错能力和性能。开启会话保持(Session Persistence)功能,确保来自同一客户端的请求能够被路由到同一个服务实例,保持会话的一致性。

    3. HTTPS 加密传输 :为线上环境的服务配置 SSL/TLS 证书,启用 HTTPS 加密传输,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使用可信的证书颁发机构(CA)签发的证书,确保证书的可信性和安全性。定期检查和更新证书,避免证书过期导致的安全风险。

    4. Web 应用防火墙(WAF) :部署 Web 应用防火墙(如腾讯云的 WAF)来保护线上环境的 Web 应用和 API 接口。配置 WAF 规则,防御常见的 Web 攻击,如 SQL 注入、跨站脚本攻击(XSS)、远程文件包含等。启用 WAF 的 CC 攻击防护功能,防止恶意的流量攻击和请求洪水。

    5. DDoS 防护:为线上环境启用 DDoS 防护服务(如腾讯云的 Anti-DDoS),防御大流量的 DDoS 攻击。前期可以考虑使用 CDN 作为 DDoS 的一道防线。配置合适的防护阈值和清洗策略,根据业务需求和流量特征进行调整。定期监控 DDoS 攻击的情况,及时调整防护策略和扩容带宽。

    6. 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对敏感的管理后台和 API 接口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机制。启用多因素认证(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MFA),如短信验证码、动态口令等,提高账号的安全性。对 API 接口进行身份认证和授权,如使用 OAuth、JWT 等机制,确保只有授权的客户端才能访问。

    7. 网络监控和日志:对线上环境的网络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包括流量状况、异常行为等。配置网络流量分析和可视化工具,如腾讯云的云监控,实时了解网络的健康状况。开启网络日志记录,包括访问日志、错误日志等,便于事后分析和问题排查。对网络日志进行集中收集和分析,使用日志分析平台(如 ELK)进行实时监控和告警。

  5. 一些辅助系统

  • API 的管理系统:提供 API 文档,方便前后端开发同学了解和使用 API。
  • 配置中心:集中管理应用程序的配置信息,将配置信息与代码分离,实现配置的动态更新和热加载,无需重新部署应用。
  • 定时任务管理系统:提供任务的依赖管理和失败重试机制,处理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和异常情况,记录任务的执行日志和统计信息,方便问题追踪和性能优化。
  • 数据模型管理系统:管理模型的变更,也可以不用,直接一个 sql 文件做版本管理。

5 小结

初创企业在落地前后端分离架构时,需要全面考虑技术选型、开发流程、基础设施、性能优化、监控运维等多个方面。合理的技术选型和开发流程是高效协作的基石,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辅助系统是稳定运行的保障,而持续的性能优化和监控运维则是不断迭代和创新的动力。

前后端分离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架构,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它要求前后端开发人员从各自的舒适区走出来,以开放和协作的心态,通过接口契约和文档驱动的方式,建立起高效、灵活、可扩展的应用架构。分层是架构的本质,分治是架构的灵魂。

初创企业在追求快速迭代和业务增长的同时,也要重视架构的长期演进和技术债务的管理。一个好的前后端分离架构,不仅能够支撑当前的业务需求,更能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架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迭代和优化的过程。关键是要有长远的视角,同时也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以上

聊聊隔离:SaaS 业务技术架构中的核心要点

对于一个 SaaS 来说,隔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架构策略。当隔离的策略和业务不匹配的时候,往往可能会引发一些线上事故/问题,影响性能等等。

隔离的意义在于创建独立、安全的运行环境,以保护数据的私密性、保证服务的稳定性,并防止资源的竞争和滥用,从而为每个客户提供高质量且可靠的服务。

隔离的本质

隔离的本质在于实现独立性和安全性,通过这两者,为每个客户提供一个能够有效,安全使用共享资源的环境。

  1. 独立性: 隔离确保每个租户都有其自己的资源(如CPU时间、内存空间、磁盘空间等),数据,运行环境和网络通信,且这些都是互不干扰的。这使得每个租户都能在其自己的独立环境中运行,无需担心受到其他租户的影响。

  2. 安全性: 隔离也保护每个租户的数据,防止其数据被其他租户访问或修改。此外,隔离还能限制每个租户的操作权限,使其只能执行一些安全的操作,以防止其执行可能影响其他租户或整个系统安全的操作。

但是现实中我们往往做不到完全的独立性和安全性,需要根据实际的业务情况确定架构,从而有了不同层面的隔离策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于隔离策略能感受到的最直接的影响是:一个良好的隔离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服务的稳定性,减少因为某些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导致的线上问题影响范围。

隔离是一件系统工程,我们从其应用层面和基于租户的落地策略来看这个事情。

隔离策略的应用层面

隔离策略可以应用在多个层面,并且从落地的位置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

  1. 硬件层隔离:这是最底层的隔离,包括 CPU、内存、硬盘等硬件资源的隔离。例如,虚拟化技术可以在同一硬件平台上创建多个虚拟机,每个虚拟机都有自己独立的 CPU、内存和硬盘等硬件资源。每个租户的数据和应用都在独立的物理设备上运行,这为最高级别的安全性和隔离性提供了保障。然而,这种隔离方式成本高昂,且扩展性差。

  2. 操作系统层隔离:这是针对操作系统的隔离,包括进程隔离、文件系统隔离、网络隔离等。例如,容器技术如 Docker 和 Kubernetes 可以在操作系统层面提供隔离,每个容器都有自己独立的进程空间、文件系统和网络接口。这种隔离方式使用操作系统级别的技术(例如容器或虚拟机)来隔离不同租户的应用和数据。这提供了良好的隔离性和灵活性,但可能会对性能产生影响。

  3. 应用层隔离:这种隔离方式在应用层面实现租户隔离,通常通过在应用中实现特定的逻辑来区分不同的租户。这种方法灵活性高,但需要更多的开发工作,并可能复杂化应用的设计和维护。例如我们常常引入应用概念,针对不同的接入的应用控制用户请求频率或用户上传大小等。

  4. 数据库层隔离:这是针对数据存储的隔离,其为每个租户提供独立的数据库或数据库模式。这可以有效地隔离数据,但可能会对数据库性能和管理产生影响。因为数据库是应用程序使用的一种重要资源并且经常会成为业务的瓶颈,我们这里将数据库层隔离作为一个独立的层来区分。

  5. 网络层隔离:这是针对网络通信的隔离,包括 IP 隔离、端口隔离、流量隔离等。例如,虚拟私有网络(VPN)和网络命名空间等技术可以实现网络层面的隔离。使用网络技术来隔离不同租户的流量,可以有效地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泄露,以及应对流量突发导致的稳定性等问题。

以上这些不同层面的隔离策略通常会结合使用,以提供全方位的隔离保护。

基于租户的隔离策略

在设计一个基于租户的隔离策略时,有几种常见的模式可以考虑。这些模式可以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和复杂性,以及所需的数据安全性等级来选择。以下是几种基于租户的隔离策略:

  1. 单租户隔离:在这种模式中,每个租户都有自己的独立环境,包括服务器、数据库和其他基础设施。这种模式提供最高级别的隔离,但成本和复杂性也最高。

  2. 数据库级别隔离:每个租户都有自己的数据库,但可能共享相同的服务器或其它基础设施。这种模式的隔离性略低于单租户隔离,但成本和复杂性也相应减少。

  3. 模式级别隔离:在同一数据库中,每个租户都有自己的模式(schema)。这种模式的隔离性比数据库级别隔离低,但在设施和管理成本上进一步节省。

  4. 表级别隔离:每个租户在同一个数据库和模式中有自己的表。这种模式的隔离性比模式级别隔离低,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仍然能提供足够的数据安全性。

  5. 行级别隔离:在这种模式中,所有租户的数据都存储在同一数据库、模式和表中,但每行数据都标有租户ID,以标示数据所属的租户。这种模式的隔离性最低,但在管理、扩展性和成本效益方面可能最优。

选择哪种模式取决于我们的特定需求和约束。例如,如果需要最高级别的安全和隔离,可能会选择单租户隔离。然而,如果应用程序需要处理大量租户并且希望保持较低的成本,行级别隔离可能会是更好的选择。

实际落地时可能是多种方式的混合体,比如有些业务是数据库级别隔离,有些是行级别,同时针对超大客户会单租户隔离。

需要考虑什么

在我们考虑隔离策略时,不是凭感觉,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来确定最佳策略,这些因素需要我们从实际的业务场景和需求,以及公司实际的情况出发,谨慎评估后再做决策。

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1. 安全性: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根据实际的业务和数据类型,我们可能需要一个强大的隔离策略来保护敏感信息。例如,医疗和金融行业通常需要高级别的安全性和隔离。

  2. 性能:隔离策略可能会影响系统的性能。例如,如果每个租户都有自己的数据库,那么数据库操作可能会比所有租户共享一个数据库的情况慢。

  3. 成本:不同的隔离策略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成本。例如,基于硬件的租户级隔离通常要比其他策略更昂贵,因为每个租户都需要自己的物理资源。

  4. 可扩展性:隔离策略应支持系统的扩展性。例如,如果预计租户数量会迅速增长,那么我们可能需要一个可以轻松添加新租户的隔离策略,比如应用层隔离策略。

  5. 复杂性:一些隔离策略可能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例如,如果每个租户都有自己的服务器和数据库,那么对于运维同学来说,管理和维护这些设备工作量可能会很大,并且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系统来应对这个复杂性。

  6. 合规性:在某些行业或地区,我们可能需要遵守特定的隐私和数据保护法规,这可能会影响我们选择哪种隔离策略。

  7. 业务需求:隔离策略应符合实际的业务需求。例如,如果业务模型需要租户之间共享某些数据,那么我们可能需要一个支持这种共享的隔离策略。

在选择隔离策略时,我们可能需要权衡这些因素,并可能需要妥协。例如,我们可能需要在性能和安全性之间做出选择,或者在成本和可扩展性之间做出选择等等。

因此我们在考虑这些因素,在权衡不同的因素来确定适合我们的隔离策略时,可以参考一下下面的一些做步骤,非标准做法,但是建议至少在执行的时候都需要做到位:

  1. 确定业务需求:明确业务需求是我们一件事情的出发点,了解业务需求,了解业务模板等等。如业务模型是否允许数据共享?租户数量可能会怎样变化?需要处理哪种类型的数据?回答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确定需要哪种级别的隔离。

  2. 理解合规需求:合规是一个特殊的业务需求,单独拿出来说下:在某些行业,如医疗、金融和教育,可能存在严格的数据保护和隐私法规。确保我们了解并遵守这些规定,否则会对业务产生严重问题。

  3. 评估成本和资源:了解预算和可用资源是实施隔离策略的前置条件。例如,如果预算有限,可能需要选择一种成本效益高的策略,如基于数据库的隔离或行级别隔离。

  4. 考虑性能:选择的隔离策略应尽可能地最小化对性能的影响。需要对不同策略可能带来的性能影响进行评估。

  5. 预计增长:如果预计租户数量会迅速增长,那么需要选择一个可以轻松扩展的策略。例如,如果选择基于硬件的隔离,就可能需要考虑如何快速地为新租户提供硬件资源。

  6. 测试不同的策略:在确定策略之前,可能需要进行一些测试。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策略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如何。当然如果之前已经做过类似的方案或者有成熟的逻辑,也可以不用测试。

  7. 获取专业建议:如果可能,获取 IT 顾问或合规顾问的建议可能是有帮助的,他们可能能提供关于如何权衡各种因素的专业建议。

请记住,选择隔离策略并非一次性决定,在业务发展过程中,我们可能需要根据业务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进行回顾和调整。

什么时候要特别注意隔离

最后我们聊一下在什么时候要特别注意隔离策略。

虽然隔离策略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但是出现以下的一些情况或场景的时候时需要特别注意,因为这个时候可能因为隔离策略失效而导致一些问题或事故的产生,此时我们需要基于现况重新回顾隔离策略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1. 租户数量快速增加:随着租户数量的快速增加,可能会出现一些租户的行为影响到其他租户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确保隔离策略能够防止「坏邻居」问题。
  2. 租户的量级变化或者资源使用差异变大:如果租户之间在资源使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或者某些租户的资源发生量级的变化,那么我们可能需要更严格的隔离策略,以防止资源使用高的租户影响到其他租户。
  3. 新业务或新模块上线:如果新业务与现有业务有很大的不同,可能需要新的隔离环境。这可以帮助防止新业务的问题影响到现有的业务,并提供一个更加灵活的环境来进行新业务的开发和测试。
  4. 新的合规性要求/性能要求…… 这个算是业务属性发生了变化,需要考虑新的合规性或性能要求能得到满足

其实上面的这些注意事项如果在出现的时候再考虑就已经晚了,正确的做法是在做隔离策略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好了这些点,并且有监控机制能快速发现这些问题或现象,直接执行准备好的预案或策略。

小结

隔离策略是一个复杂的主题,需要根据你的具体业务需求和约束进行定制。在确定隔离策略时,你应该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性能、安全性、可扩展性、成本和复杂性等。

对 SaaS 企业来说,选择和实施正确的隔离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还可以帮助企业满足合规要求,保护数据安全,提高客户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