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admin

聊聊企业级 SaaS 产品稳定性

在我们聊企业级 SaaS 产品稳定性之前我们先定义一下这里的企业级 SaaS 产品是什么,稳定性是什么。

1. 企业级 SaaS 产品

根据各家研报的定义,企业级 SaaS 是指以企业客户为服务对象,通过 SaaS 交付模式,向企业用户提供管理软件的服务。主要具有网络供应,集中托管、按需供应及服务化四大特征。

  • 网络供应 是指 SaaS 产品大多部署在云端,每个客户使用产品的方式,通过互联网进行分发;
  • 集中托管 是指使用「多租户构架(Multi-Tenant)」,依靠对数据库分区/分表(其中的一种实现方式)来实现隔离操作,逻辑上隔离,物理层面是共享的。对私有化部署的客户,会单独处理;
  • 按需供应 是针对中小企业的需求,中小企业的需求在短时间内有较大幅度的变化,特别是一些快速增长的发展类企业;
  • 服务化 是指 SaaS 企业按月/年付费的商业模式,其核心的增长逻辑在于持续服务的能力,这也是 SaaS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一次交付产品只是整个客户生命周期的起点。

以上 4 个特征可以让客户享有开箱即用、较低成本、实时更新以及按需订阅的优点。

1.1 SaaS 产品和 C 端产品的区别

SaaS 端产品面临复杂的业务场景和用户场景,因此进行细节设计时,必须关注建模、抽象、角色、权限等问题。除了使用者本身的功能需求以外,还需要考虑管理者或者决策者的管理需求。C 端产品面临的场景相对单一,并且使用者是相对独立的单个用户,因此不用关心角色、权限管理,而要关注用户的体验,需要在交互设计上投入很大精力。除此之外,在付费决策、使用场景、专业度的期待值、安全等方面都有不同:

  • 付费决策人不同,C 端产品的使用者和决策者基本重合,而 SaaS 产品的决策者和使用者绝大部分可能是不同的两波人;
  • SaaS 产品绝大部分在工作场景,而 C 端产品大部分在生活或娱乐场景;
  • SaaS 产品关注功能 > 体验,需要能帮助他解决工作场景里面的问题,体验反而是其次;
  • SaaS 客户花了钱,对稳定性要求会更高,对于问题的容忍度会变低,甚至有些要求会写到合同中去,当出现可用性问题时会有赔偿的情况;
  • SaaS 客户对于专业服务的期待值不同,他们对于问题希望是有更专业的人员和更专业的方式来解决,如包括专业的服务,专业的产品,专业的流程,专业的人员,专业的交付,专业的客情维护和沟通话术;
  • SaaS 客户对于产品安全、数据隐私、隔离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 SaaS 产品交付只是整个客户生命周期的起点,核心的增长逻辑在于持续服务的能力;
  • SaaS 客户更看重服务过程中 SaaS 企业的专业表现。

1.2 隔离性

以隔离性为例,企业级 SaaS 产品对于隔离性的要求也不一样,我们看一下 AWS 对于隔离性有更细致的要求,总结起来有如下 3 点:

  1. 隔离不是可选项,是产品的基本要素,系统需要确保有解决方案来提供隔离性;
  2. 身份验证和权限管理不等于隔离,它只是隔离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后面需要构建对于开发人员视野之外的隔离策略,并作为默认项;
  3. 隔离不等于要求完全的物理隔离,可以基于共享资源模型的多租户逻辑,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可以提供物理资源级别的隔离。

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隔离性的需求

SaaS 服务往往会服务于多家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数据需要完全隔离,不同的企业其量级,需求各有差别,当一家企业使用出问题时不能影响另外一家企业,比如某个企业触发了一个 BUG,这个 BUG 不能影响别的企业的使用,或者一家企业的数据量特别大,不能因为家企业的数据计算影响别家企业的计算,特别是有一些离线计算逻辑的时候。我们在使用云服务的时候也会遇到宿主机超卖的问题,这其实也是一种隔离性做得不到位的情况。

以上这些是我们了解到的一些关于 SaaS 企业的定义和特性。

做产品稳定性的建设和我们平时做一个需求一样,先要搞清楚需求方是谁,需求的价值是什么。

企业级 SaaS 的稳定性需求来自于哪里,是行业,政府,还是客户,还是公司要求?

比如金融行业,有一些业务模块对于稳定性的要求来自于政府,是不能打折扣的,做不好,可能会影响公司生死。又比如在内容相关的行业,如果对于一些涉政、涉黄等内容没能控制住,任其泛滥,可能会导致产品的下架,这里的要求同样来自于行业和政府。

回到我们企业级 SaaS 产品的稳定性,这个需求来自于购买了我们服务的客户,SaaS 产品解决的是工作中的问题,是生产资料的一种,当生产资料不可用的时候会对其工作产生破坏,比如依赖于某个数据分析系统的结论,但是数据分析不能用了,老板要求的报告就出不来,此时又不可能重新拉数据分析,只能等,这样可能就会影响用户第二天的的汇报工作等等,后果可能是丢了客户,甚至丢了工作。如果我们长期不稳定,稳定性也将会影响公司的生死。

相对于 C 端用户的数据,SaaS 的数据显得尤为重要,其作为企业资产的一部分,具有有形的价值,甚至是企业的核心资产,比如做代码管理的 SaaS 服务,对于一家软件公司来说,代码就是其核心的资产,如果因为 SaaS 服务数据丢失,或者泄漏,对于企业来说将会是影响企业生死的大事故。

2. 产品稳定性

前面更多的是聊需求和需求价值,接下来我们聊一下产品稳定性具体是指什么,以及如何做好产品稳定性。

产品稳定性包括三个方面:产品功能的稳定性、数据的稳定性和系统服务的稳定性。

2.1 产品功能的稳定性

产品功能的稳定性可以从功能的上线、变更和下线三个方面来看。无论怎样,我们在做产品功能的变更时都是以减少打扰用户为前提。

2.1.1 产品功能的上线

产品功能的上线,在上线每个功能的时候都要慎重,想不清楚宁可不做,在我们习惯了互联网的敏捷模式后,快速迭代,快速试错成为我们常规的工作方法,但是对于 SaaS 产品来说,敏捷不再是最重要的点。

对于我们的客户来说,更重要的是解决一个场景的问题,或者说解决他们工作中的问题,能提升效率。在我们上线一个产品功能的时候应该能讲出用户故事。

当有某个产品功能能够解决用户问题后,就不要经易改变其逻辑,因为用户已经可能将这个产品功能做到了工作的 SOP 里面。

2.1.2 产品功能的变更

产品功能的变更包括产品的版本规划、功能发布变更。

对于产品功能的规划或版本管理,需要有特定的节奏,让用户习惯你的节奏。对于每个版本,做好了,做稳了,把版本发布前前后后的事情做扎实了再慢慢发布出去,给客户一个接受的过程,一个较轻的落地。并且能让客户能快速找到变更了什么,给客户安全感,如 Saleforce 有一个发布说明(R)https://help.salesforce.com/s/articleView?id=release-notes.salesforce_release_notes.htm&type=5&release=240

有节奏的发版,比如 Canvas LMS(一个学习管理平台) 是每个月的每三个星期六正式发版(Release),每周的周三灰度部署(Deploy),用户可选择性预览使用灰度部署的功能 canvas release

又如 Salesforce 一年就三个版本,命名为 Spring, Summer,Winter spring-22-release 这里不仅仅是发版,发版只是技术层面的逻辑,这里的更多的是产品的逻辑,需求左移。

2.1.3 产品功能的下线

产品功能下线,在下线的时候要考虑到如何承接这部分用户的需求,尽量能有替代方案来承接。

变更管理没有银弹,我们能做的是控制节奏,以 SaaS 的逻辑来控制变更管理,这里的管理除了代码的发布,还有线上环境的变更,线上配置的变更等等,强调一点:在用户的使用期间,不要动任何线上的东西,包括代码,配置,环境等,一切以不影响用户工作为前提。

当产品功能变更,或者进行大版本升级时充分考虑用户的操作习惯以及学习成本,可能你面对的用户在电脑上学会一个操作是很难的一件事情,甚至需要有人专门来培训。每一次的产品变更就需要其培训负责的同学从头来培训一遍。

就算用户量少,也要进行灰度,减少影响范围

2.2 数据的稳定性

数据的稳定性是企业级 SaaS 产品特别重要的一点,只有确保客户数据的安全性才能长久提供服务,其主要包括以下 4 点:

  • 数据不会乱,主要是指当用户习惯了一些数据的逻辑后,不要轻易的打乱,如一些默认排序规则,一些分类逻辑之类的;
  • 数据不会丢,数据备份,长期存储,对于上传的文件,在满足成本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存下来,如果实在不能存了,也放一个地方,给用户一个出口可以方便获取得到;
  • 数据不会泄漏,这块是数据安全的范围,比较常见的问题是不同的租户数据串了,或者不同的用户数据串了,这里原因可能是代码问题或者架构问题。还有更严重如我们在网上经常看到的被拖库,如前段时间上海的数据泄漏
  • 数据可追溯,对于用户的操作,有详细的日志,知道数据从哪来的,要到哪去的,当出了问题可以追溯。

2.3 系统服务的稳定性

系统的稳定性包括系统的可用性和性能稳定:

2.3.1 系统的可用性

系统的可用性指在一个给定的时间间隔内,对于产品系统来说,总的可用时间所占的比例。我们一般用 SLA(Service-level Agreement) 约束和描述可用性,其常用指标如下:

  • 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 MTTR:Mean Time To Repair,平均恢复前时间
  • MTTF:Mean Time To Failure,修复前平均时间

关于可用性,所要做的事情太多,简单几个字,可用性治理就包括了度量、线上管控、架构治理和研发管理等等。

在互联网行业有个对于线上事故 「 1-5-10 」的原则,即 1 分钟发现,5 分钟定位,10 分钟恢复,如果能做到这个程度,算是及格了。而且这只是针对可用性线上事故处理 SOP 中的一个逻辑,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落到常规建设中,监控、压测和演练,三个经常要做的操作,但是实际上我们仅仅关注了监控的一部分及压测的一部分。

关于系统可用性我们可以做如下一些关键的步骤:

  • 测试并跟踪当前的可用性:先有度量,诊断我们可用性的状态;
  • 将手动流程自动化,自动化部署过程:相信代码比人更靠谱,特别是针对重复性事务;
  • 维护和跟踪管理系统中的所有配置:所有和线上相关的都是线上环境,而线上配置的变更往往是高危风险地带;
  • 构建线上问题的快速恢复能力:包括但不限于灰度发布、A/B 实验环境,允许快速更改并进行实验,并且保证如果出现了问题可以轻松回滚;
  • 将线上问题和系统可用性作为技术团队的核心绩效指标:管理逻辑中有一个核心点你考核什么,大伙儿就会注重什么,人多数是趋利的;
  • 以不断改进应用程序和系统为目标:反脆弱、不能因为怕变更带来的风险而停止改进;
  • 服务分级,制定严格的 on-call 机制,对于核心服务需要在分钟级响应并处理。

2.3.2 系统的性能稳定

系统的性能稳定指在满足用户功能可用的基础上,稳定性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可用性的建设。

稳定性和可用性相比,除了关注系统可以无故障地持续运行时间,故障发生的频率,还会关注性能劣化趋势等等。稳定性更关注系统在给定条件下的响应是否一致,行为是否稳定。稳定是对可用性的进一步的要求。

上面聊完了企业级 SaaS 产品和产品稳定性,接下来我们聊聊如何长久的做稳定性的治理,如董宇辉老师在直播间谈到初恋时说的:「你不就图我吗?更长久的图我吗?我懂」,对于稳定性我们也是想长久的图。而且还是用科学的方法系统来图。

3 基于风险模型的稳定性治理

考虑到稳定性治理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且是需要持续迭代的,如果只是靠人来推动,当人员变动或者工作重点变化时,可能稳定性相关的事情就会陷入停滞状态。

此时我们可以把所有的稳定性问题抽象出来,形成风险,我们通过系统性的持续的识别风险,并制定对应的风险缓解计划和应对计划,应该是可以较好的控制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情况。

管理风险的第一步是识别并理解系统中已有的风险。识别、标记并对已知的风险排列优先级,这就是风险模型所要做的事情。

尽管我们总是想消除风险,但是这样做的成本通常是无法接受的,无论是从实际成本还是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都是如此。我们肯定有更重要、更加需要以客户为中心的事情要做,这些事情对我们的客户、公司来说都有好处,而不是从应用程序中消除你所知道的每一个风险。

管理风险涉及对每个风险评估两个值:风险的可能性和风险的严重性。一般来说,严重性是风险发生时的成本,而可能性是风险发生的概率。一个不太可能发生但是会对应用程序造成非常严重影响的风险,不一定是你想要消除的风险。同样,一个很可能发生但是对应用程序影响很小的风险,也不一定是你想要优先消除的风险。但是,一个很可能会发生并且会导致严重影响的问题,是你需要优先解决的风险。

3.1 风险管理

在聊风险模型之前,我们先聊一下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是指如何在项目或者企业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选择最有效的方式,主动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处理风险,以最小成本争取获得最大安全保证的管理方法。

从系统开发的角度看,风险管理包括系统中的风险的位置,确定哪些风险必须消除,哪些风险可以暂时存在,以及如何降低这些留存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风险主要由可能性和严重性两方面组成:

  • 严重性:如果风险发生,所需付出的代价
  • 可能性:风险发生的概率

管理风险就是要管理这两个方面。

3.2 风险模型

风险模型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理解系统中已有的风险,识别、标记并对已知的风险排列优先级,最终形成一张包含了系统所有已知风险的当前状态的表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风险模型。

建立风险模型的过程是识别风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识别出系统中已有的风险,并对其进行分析,标记出优先级、梳理当前状态和历史情况。

风险模型构建过程中需要考虑模型的作用范围,是公司级的,团队级的,项目组的,还是服务级的。

对于一个小公司,可以是公司级的,对于大型一些的公司,可以考虑团队或项目级的。

风险模型至少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 严重性/可能性:高中低,先评估严重性,再评估可能性
  • 风险缓和计划:可以使用的或者正在使用的用来降低该风险严重性或者可能性的风险缓和措施。
  • 监控:对该风险的发生是否进行了监控,如果监控了说明监控的指标,如果没有监控,说明原因,以及达成监控目标的原因,最终所有的风险应该是要监控起来的。
  • 状态:活跃 / 已缓和 /  正在修复 / 已解决
  • 历史风险情况:该风险在历史上有没有发生过,什么时候,发生频率等
  • 风险缓和计划:当我们制定风险缓和计划的时候,需要从严重性最高的项开始,缓和风险不是为了消除,而是为了降低风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并不是每一个风险都要制订风险缓和计划。
  • 风险预案:当风险发生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

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常规的添加时间,ID,负责人之类的

3.3 识别风险

我们参照如上风险模型的项,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构建整个风险模型,在过程中可以考虑从如下的一些点中提取风险点:

  • 已知的故障
  • 有出现的告警
  • 用户支持的反馈
  • 可能存在的性能问题,或者一些慢 SQL 等
  • 服务间的强弱依赖
  • 一些功能的缺失
  • 服务单点
  • 内部和外部/离线和在线业务的相互影响
  • 服务容量的不足
  • 基建发布或扩容等发布操作会影响业务的情况
  • 线上配置/环境/网络等的变更
  • 安全问题
  • 系统或流程的问题,如没有文档,没有沉淀,只在某些人的脑袋里面
  • 一些已知的,明确的技术债务

基于上面的逻辑,我们梳理后可以得到一个风险列表,我们称之为风险模型。

3.4 风险缓和计划

风险模型中的风险缓和计划用来说明可以进行或者正在进行哪些风险缓和措施,来降低当前风险的严重性、可能性。这里我们不需要完全消除风险,只是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常见的风险缓和计划,我们一些常见的降级策略属于风险缓和计划的主要部分,包括但不限于:

  • 前端降级:应对后端服务不可用或后端服务异常等风险;
  • 缓存降级:应对存储不可用或下游服务不可用等风险;
  • 主备切换:应对主存储不可用等风险;
  • 业务隔离:应对多业务接入时,单个业务引起的整体服务不可用的风险;
  • 应用限流:应对多业务接入时,单个业务引起的整体服务不可用的风险;
  • 整体限流:应对大流量突发的风险,保障部分用户可用;
  • 容量评估及提前扩容:应对大流量突发的风险,保障一定程度流量下的业务稳定性;
  • 全链路压测:应对整体链接容量不一致的风险,防止单点容量风险;
  • 线上问题及用户反馈清理:应对系统中小的风险引起的大风险,如一些系统 BUG,一些没有测出来的问题等等;
  • 线上告警及时处理:应对系统中小的风险引起的大风险,如一些系统 BUG;
  • 扩缩容演练:应对容量冲击时基建没有准备好的风险;
  • 定期压测及容量评估:应对系统演化过程中,代码变更,模块变更导致的容量变化;
  • 性能优化:应对系统中某些服务的性能问题导致的风险;

以上的一些策略只是缓和了部分风险,像容量的风险,BUG 的风险,不可用的风险不可能完全消除,只能缓和,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者降低风险发生时的严重性。

基于以上的一些思路,我们需要做一些专项和一些机制来保证风险可控。

但风险之所以为风险,是说明他还是有可能发生的,当发生时我们需要做什么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准备的预案。

当风险发生时,我们计划如何来处理,这个计划是我们有预先设计的,是一个系统性的计划。

比如,当容量突发时,开启降级策略或者限流策略等等。

3.5 定期风险回顾,维护风险模型

风险模型是稳定性治理过程的抓手,通过不停的识别风险,消除风险,缓和风险,不断提高稳定性变好的可能,以最终达到稳定性的目标。

风险评估和应对规划是一个反复重复的过程,不停的迭代风险模型,识别出新的风险。

当风险模型构建完成后,我们需要定期逐个风险拉出来 review 一次,我们可以问我们自己如下的一些问题:

  • 与上次回顾相比,风险有更严重吗?可能性有更高吗?
  • 接下来会排专人来解决某些风险吗?是否应该安排?
  • 上次回顾安排的事项落实了,对应的风险情况如何,是否有更新到风险模型中?

问完问题,我们可能需要有一些实际的行动:

  • 评估是否有新的风险;
  • 删除旧的风险:如果风险已经解决了,可以归档;
  • 评估原有风险模型中的每一项风险,评估其严重性和可能性,如果有变动,对其进行更新;
  • 对于不同的优先级的风险区别对待。

以上的回顾操作我们建议以某个管理系统来承载,并且这个管理系统是带有通知等功能,以更好的将风险相关的信息周知出去,如 Jira 系统。

写在最后

记得当年「我是歌王」有一段汪涵救场的主持,从一个观众的角度看,真的牛逼,简直是教科书式,这算是一个超大的线上事故,但是这和我们的稳定性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有如下的思考点:

  1. 为什么会有这个事故发生 – 问原因
  2. 在流程和机制上是否有改进的空间来规避 – 如何系统性的规避
  3. 这个事故有没有其它更平滑的处理方案,减少对用户的影响 – 如何减少影响
  4. 我们是否需要英雄 – 线上不应该有英雄

如同扁鹊的大哥一样:「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

最后有一些原则可以指导我们稳定性的工作:

  1. 以用户为中心,不打扰,不影响
  2. 灰度,产品灰度,发布灰度,坚持住
  3. 防微杜渐,敬畏线上
  4. 快速发现,快速解决,减少对于用户的影响

重复一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以减少对客户的打扰为前提。

在我们所有的事项中并没有写与组织结构、人才梯队相关的内容,并不是这些不需要,恰恰相关,他们至关重要。下次有机会我们再聊。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再聊一下技术成本

上次我们聊到了技术成本的精细化运营,有点干,今天我们再聊一点不那么干的,聊一下做这个事情背后的逻辑。

企业存在的目的是在外部、市场上和经济体中创造成果,企业内部只有成本。

在德鲁克的《成果管理》中提到成本时说「大多数企业的年度降低成本热潮总会像春季的伤风感冒一样如期而至,往往 6 个月过后,成本又恢复到原有水平,企业又开始为下一轮降低成本运动做准备」。感觉确实是这么个节奏,当你的成本控制有一定成效后,你会发现成长慢慢又开始涨了,而且还是那种特别有理由的,不得不涨。

不管是控制成本还是做其它事情,一些做事的方式变化不会太大,如要有重点,如要一事一议,如要有大局观,我们控制成本有如下原则:

  1. 先处理大头的成本或者先控制能产生更大效果的成本点,特别是大的原则;
  2. 不同类别的成本要用不同的策略对待,如生产性成本考虑其投入产出比,监察类成本考虑不做会怎样,带来的成本是多少?
  3. 最有效的降本方式是把某块直接去掉,减少比不上直接清零,评估确实去掉会更好的可以直接干掉;
  4. 要有大局观,不能一个地方成本降低了,另一个地方成本增加了,不能这个月成本低了,但是整体成本却高了,有时我们可以容忍这个月成本高一些,接下来的成本低,总体成本低一些。

在控制成本的过程中,要能识别出成本要素,找出每个要素的关键成本点,将成本定义为顾客付出的代价,根据成本的基本特性对其分类,输出成本诊断报告。在诊断成本时,主要成本可以分为:

  • 生产性成本,是企业为顾客提供他们想要的所愿意购买价值的各项活动而产生的成本,从企业层面来说包括制造成本、促销成本、知识工作和财务工作的成本、销售成本都算。从技术成本来看,服务于客户的线上环境、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都算在里面;
  • 支持性成本,如传统企业的运输成功,在技术成本中,服务于生产过程的项目管理系统、用于部署和发布的 DevOps 系统等等,他们是流程中不可避免的;
  • 监察成本,不以完成某些任务为目的的活动,只是为了预防或发现问题,如一些监控系统、日志服务等,还有一些如衡量代码质量或产出的系统
  • 纯浪费,没有收获的成本,如一些空转/负载低的机器,一些闲置没有人管的机器

对于以上的成本,我们的思考重点是如果是不花费这个成本,带来的成本会更高吗?

当然,我们控制成本并不是不能有成本,并不是不能增加成本,成本本来就是不存在的,它是为获得成果而存在,至少最开始是这样。就成本控制而言,集中资源去获取成果才是最佳且最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还是要业务有持续的增长

回到技术成本上,对于一个有多条业务线的公司来说,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看,我们希望精细化的核算成本,来辅助对业务商业模式的判断。

业务商业模式是否成立,如长期收入无法覆盖成本,是否可以通过压缩或控制成本来实现商业模式成立。具体到业务细节:

  • 我们如何看待免费用户的行为,我们为免费用户投入的成本是多少?
  • 我们对于付费用户投入的成本是多少,ROI 是多少?
  • 对于重点客户/大客户的投入成本是多少,ROI 是多少?

从组织内业务目标达成的角度来看,组织的业务目标中包括成本,从财务层面需要提供更精细化的成本逻辑给到业务方以辅助其做业务判断。

当从财务层面考察成本时,所有的业务为了实现目标,会寻求各种成本降低的措施,此时成本控制中不仅仅包括控制,对于成本的精确度量会变成一个重要的需求,而在技术上有些成本是无法区分的,此时需要我们和业务方一起协调分摊比例。

从一个研发团队的负责人的角度来看,一个成熟的技术管理者,经营思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而在经营思维中,成本占据很大比重。

一个公司想要基业长青,除了增长,产生价值,对于成本的敏感和严谨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个技术团队来说,成本至关重要。

在现在这个行情下,在业绩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一个团队如果成本太高,可能就会成为动手的主要对象之一,而这里的成本依据上面的 4 种分类,如何诊断,如何持续运营,是一个长期的事情。

成本管理需要安排专人全职负责,是一项重要管理职能。月度成本复盘要持续搞,至少一个月复盘一次,这是最基本的操作。

技术团队管理中的 4 个基本认知

在技术团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一个管理者做得最多的事情是决策、开会,最不想看到的是线上事故,线上事故给技术团队带来非常大的冲击,而给线上系统带来风险最大的研发环节是线上环境的变更,甚至有人说:「没有变更就没有问题」,对此我们不置可否,但这些变更之所以会导致事故,从根源上来讲大部分是技术同学犯了错。

这里的决策、会议,变更,错误合起来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的大部分。而对于这些的基本认知是一个技术管理者在带团队过程中逐步提升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 4 个基本认知。

1 决策

在带团队的过程中我们会做非常多的决策,如去决策是否投入足够大量的人力满足某个业务,或者升级架构,或者构建某个流程机制等等。

这些决策中从服务于时间维分为两种:

  • 当下的决策,如评估需求优先级,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关注的是当下和已有的
  • 未来的决策,如评估技术架构演进、团队演化和发展等等,关注的是未来

当下的决策在我们的工作中最常用于评估产品需求、评估技术方案或实现方案。

对于产品需求,技术管理者的作用是把价值不高,或者没有价值的需求干掉,不让其进入研发,不让公司的人力成本白白浪费掉。一般我们会对于提需求的同学问如下的问题:

  1. 为什么会有这个需求? 一般是想看这个需求是怎么来的,用户故事是怎样的;
  2. 这个需求的价值是什么? 一般是想看这个需求做了之后对产品或业务的好处,看产出;
  3. 如何度量这些价值? 一般是想通过数据看到需求的价值,把价值反馈在指标上,如营收指标、效率指标等。

对于技术需求或技术方案,技术管理者的作用是来评估当下的选择是否正确。一般我们会评估如下的点:

  1. 有没有做过方案评估,即有没有评估过业内的方案、公司内的方案以及对于当下的现况的分析;
  2. 是否合理的方案,有没有明显的缺陷或漏洞;
  3. 有没有显得特别高大上,特别先进,防止过度设计,浪费资源。

未来的决策更多是管理者站在当下思考团队的发展,人员的发展和技术架构的发展等,是一种未雨绸缪的远见。

是基于公司战略,在组织的先进性、技术的先进性的前瞻性布局。如现有的人才梯队和人才密度是否能满足公司三到五年的发展,现在的技术架构是否能满足公司三到五年后的战略,对于行业内新的技术是否我们需要扩大资源投入,去预研并应用在业务中。

这些前瞻性的决策都是管理者基于对公司业务和业务未来发展有足够的认知和理解后做的。

我们所做的这些决策都是以有限的资源达成我们的目的,其本质是资源的分配。当我们分配资源的时候,最最重要是看投入产出比以及和公司战略的方向是否一致。

2 变更

这里的变更是指生产环境的变更。首先我们看一下定义,什么叫生产环境?生产环境是指服务于客户的应用及其运行环境,以及和这些环境相关联的环境和系统。

如果一个应用或环境和生产环境有接触,那它也是生产环境。

什么叫变更管理,变更管理包括什么?

变更管理是指以可控的方式对线上的服务、配置或基础设施进行变更,从而减少变更对业务和服务质量的影响,快速处理变更可能带来的问题,提升系统的稳定性。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见到变更有如下 4 种:

  1. 应用变更,也称为代码变更,是我们最最常见的变更类型,主要是通过修改代码改变应用程序并通过发布系统发布到线上。这也是我们变更管理中风险最大的地方,因为变更的人,变更的位置和逻辑等都是不确定的。除了正常的发布变更,应用的回滚也是应用变更的一种,因为其改动了线上的应用;
  2. 配置变更,是指应用系统的配置变更,一般是通过配置系统来变更,触发线上应用的热更新或滚动,配置如果是写死在代码中,会变为代码变更;
  3. 基础设施变更,此变更一般是运维同学来操作,可能涉及网络设施变更,服务解析变更等等,如 DNS 的解析,网络安全配置等等,这些都算到基础设施变更里面,而不是配置变更,又如宿主机挂了,需要替换宿主机,此时也会导致基础设施的变更;
  4. 容量变更,此处单独列出是因为相对于基础设施,容量变动的影响逻辑不一样,其主要是通过垂直或水平的方式提升系统的容量,特别是当出现容量告警的时候,此变更经常由运维同学手动,或者系统自动触发。

那么如何控制变更?这里我们先提一下变更管理的标准流程。

变更管理的标准流程:

  1. 变更申请:在我们的流程中可能是创建发布记录,或者申请紧急发布
  2. 变更评审:变更评审主要是检查变更过程是否完备,以降低变更的风险,其包括如下内容:

    1. 就绪分析:材料是否完备,人员、设备、软件、网络是否就绪,测试是否达到上线要求等。
    2. 风险分析:架构、性能、业务、合规等方面的风险评估,变更内容是否属于需求范围,变更是否可控。
    3. 重要程度:变更属于一般、重要、紧急、标准哪一种。
    4. 变更审查:内容是否满足业务需求,内容是否通过测试,测试是否全面、有效。
    5. 应急管理:变更步骤、应急方案、回滚方案、应急预案是否完备。
    6. 变更实施:变更计划时间如何安排,发布及回退操作步骤是否完备,自动化步骤情况。
    7. 变更验证:变更涉及的业务、技术验证方法与时间安排。
  3. 变更审批:相关负责人对于变更评审的结果进行确认,并审批通过。
  4. 变更执行

    1. 根据发布计划执行发布操作,一般应该有一个灰度的过程;
    2. 验证线上功能并回归主流程;
    3. 持续灰度,观察用户直到灰度完成。
  5. 变更验收

    1. 对发布的功能进行验收,对于影响范围内的功能进行验收,对业务主流程进行回归验收;
    2. 留守,并观察日志、监控服务负载等,这个操作是为了及时发现验收检查漏掉的问题,或者及时处理隐藏的问题,以减少变更后产生的问题对线上业务的影响。

我们做这个流程是形式上的安慰,还是僵化的惯性,还是能真正地解决问题,是我们在做这个流程以及执行这个流程中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在变更前,即我们变更线上环境前需要自己做 Code Review,以及交叉的检查,以尽量减少问题流转到后面的操作中,节省问题的处理成本。

变更管理没有银弹,我们能做的是控制节奏,敬畏线上,以更机制化的方式提前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 会议

会议是一个相互沟通、交互信息、形成一致看法,从而解决问题的管理工具。

从会议的定义来看,会议是一些人有组织、有领导地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讨论和商议的集会。

当我们思考一个会议要不要开时,可能需要先思考这个会议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一个会议没有需要讨论的地方,没有明确的目的,可能大概率是一个不需要开的会的,又或者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同步,直接文档或者在群里同步就可以了。除非文档没法完全解决问题,比如一些战略的宣讲,一些大的事项的发布,需要有一个仪式感的会,现场答疑的会。

如果发现两个会的参会人差不多,那么是否取消其中的一个会呢?不一定,看目的是否一致,如果解决的问题不一样,可以同时存在。

回顾我们常开的几种会议。

  • 项目例会:项目信息同步,问题卡点讨论,待办相关同步,这里的项目例会又包括常规项目例会和专项的项目例会,是项目管理中的信息渠道;
  • 管理例会:团队仪式感必不可少的部分,除了事项的讨论,还有一个作用是发散的聊天,不用那么严肃,闲谈之中迸发一些火花,并达成一些共识和认知上的一致;
  • 单独定期沟通会议:更私密一些的沟通会议,除了常规事项同步,更多的是一个散而不散的个人想法、规划、思路等的探讨;
  • 复盘会议:对特定事项和问题的总结,讨论,属于常规会议机制的一种,起总结,沉淀的作用;
  • OKR 会议:目标对齐,起方向对齐的作用;
  • 需求规划会:有计划的对于需求进行规划,评审,然后进入迭代,开发测试并交付;
  • 技术方案评审会:严格准入技术方案,集众人之力评估方案的可行性,看是否有什么缺漏。

着点讲一下周会,周会我们一般是指周例会,属于例行会议的一种,按周或双周召开。

周会的目的是根据会议的属性,定期回顾讨论总结指定的项,可能是专项,也可能是过程中的事项或突发的事情等。开会的目的主要是交流和讨论,那么在周会上我们讨论什么,在确定讨论内容之前,我们先看看哪些不要在周会上讨论:

  1. 紧急的事情不适合在周会讨论,出现的时候直接搞定;
  2. 非跨团队的问题不适合周会讨论;
  3. 纯执行细节问题不适合周会讨论;
  4. 大方向决策问题不适合周会讨论。

总结下来,就是涉及与会各团队的,对整体性计划或者需要协同配合的问题,或者里程碑式的改进型问题适合在周会上讨论。

当然,也不绝对,这还是一个人治的过程。

如果是你一个会议组织者,在组织一个会议的时候,需要考虑以下三件事:

  1. 这个会议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是想解决什么问题?想讨论什么?
  2. 能否达到目标? 大家对于目标是否有所了解?
  3. 如何达到目标? 达到目标的关键路径是怎样的?干系人都在吗?

4 错误

工作中我们会出一些错误,生活中我们也会出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可能会影响同事朋友,或者影响线上产品,公司业务,甚至可能会造成个人或公司的经济损失,错误有其类型,在了解了这些类型后,我们可以适当的减少出错或规避这些错误。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错误可分为成长之错,无心之错和性恶之错。

  1. 成长之错,我们都是从懵懂孩童,成长为有知识的学生,到长大成人,出来工作,工作中也是从不会到会,到熟练和精通,在这个过程中,正是因为一个个的错误,才成就了我们的成长,成长之错为正常之错,可允之;
  2. 无心之错,非有意为之的错误,一时失察导致工作出现错误,从而给别人带来不好的影响,或者粗心导致过错,其出发点都非有意,出错了就认,改过即可,不可连续;
  3. 性恶之错,以人性之恶为出发点或者动机,此种错不可原谅。

从工作的角度,错误可以分为超出型错误,信息型错误,粗心错误,态度型错误和风险型错误。

  1. 超出型错误,当你尝试去做能力之外挑战的时候,或者你不熟悉的领域或知识盲区,或者超出当前因为自身能力或其他条件的束缚,做得不够好而犯的错。比如一些新的想法的落地,一些新技术的试点等等,这些都没有人前人尝试过,至少在当前范围内没有,此时可能会遇到想象不到的坑,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出现错误,甚至失误。这种创新或者超前的错误是可以接受的;
  2. 信息型错误,属于信息不对等,或者信息不全,知识不全面导致的错误,特别是对于工作中面对某个项目一些信息没有,或者没有去全面了解背景信息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这种错误不会反复出现,但尽可能避免在不同类型的事情上犯同类型的错误;
  3. 粗心错误,这种比较常见,与无知错误不同,这种情况是你明明知道怎么回事,但是因为不小心或者忘记了而导致的错误,如果是粗心之人,可能会一错再错,此时需要反思自己,以某种方式规避;
  4. 态度型错误,指做事的态度有问题,比如眼看自己负责的一件事情要出问题或者已经出问题了,但是没有想办法去解决,没有付出努力,而是躺平,让事情自己变坏,甚至影响面不可控,这种错误是不允许的;
  5. 风险型错误,主动去做事情,但风险很高,是否会犯错不受自己的控制。比如你面临一个重要的选择,但在结果出来之前,你之前掌握的所有信息都无法告诉你哪个选择是绝对正确的,你只能去做自己认为是大概率的选择。而这种错误在工作中是极有可能遇到的。

对于工作中的错误我们应该如何减少或者规避呢?

  1. 超出型错误,从公司层面或者团队层面提供一些培训,或者在新人安排导师,提升大家的能力,或者通过流程机制让更有经验或者能力更强的人对于新的内容做一些把关;
  2. 信息型错误,信息型错误可以在公司层面搞定完善的文档和快捷的查询机制,任何技术或产品讨论以及达成的共识,要尽可能用某种沟通渠道发送到所有相关的人。让大尽可能的掌控更全面的信息;
  3. 粗心错误,设定一些机制来规避,如复盘机制,通过复盘,深挖过程中的问题,总结经验,为后续减少此类问题做准备,同时可以在流程上做一些 check 机制,通过多人的 check 减少错误的出现;
  4. 态度型错误,本着治病救人的态度先看看,如果实在不行,考虑换个人吧;
  5. 风险型错误,针对高风险的事情,尽可能的准备一个 PlanB,当事情没有按我们预想的方向发展时,启用 PlanB,减少损失,这也是我们下棋时通常会用到的策略,走一步,想三步。

从团队来看,一个人犯错,可能是人的问题,一群人犯错,一定是机制或系统出了问题。

当然,工作中我们允许试错,但是不能一错再错,避免一些不应该犯的错误,最大可能从错误中成长,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除了以上,《清单革命》中说人类的错误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是「无知之错」,我们犯错是因为没有掌握相关知识。第二类是「无能之错」,我们犯错并非因为没有掌握相关知识,而是因为没有正确使用这些知识。

现在,我们面临的错误更多的是「无能之错」,也就是如何持续、正确地运用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无知之错」可以原谅,「无能之错」不被原谅。

5 后记

管理是门实践的科学,大多数的书籍和文章都是个人或组织的经验之谈,没有公理,只能在俗世不断修行和精进,以求能「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你好,我是潘锦,超过 10 年的研发管理和技术架构经历,出过书,创过业,带过百人团队,也在腾讯,A 股上市公司呆过一些年头,现在在一家 C 轮的公司负责一些技术方面的管理工作。早年做过 NOI 和 ACM,对前端架构、跨端、后端架构、云原生、DevOps 等技术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平时喜欢读书、思考,终身学习实践者,欢迎一起交流学习。微信公众号:架构和远方,博客: www.phppan.com